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楼市回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两个话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频繁被某些声音强行关联。然而,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楼市回暖是否真的能够化解就业难题?切莫轻信流言,真相往往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人口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才是影响楼市的“核心要素”。以2023年为例,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1.48‰,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态势。尽管大城市的人口流入有所增加,但这在全国范围内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大多数人的居住地仍然集中在中小城市。过去楼市的热度,并非仅由个别大城市支撑,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共同上涨。而今,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40平米,即便不再新建住宅,人口负增长也将导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这就像是一个城市,原本有10000人,10000套房子,人均一套;十年后,人口降至9000,房子数量不变,人均住房数量自然上升。随着刚需属性的减弱,房产的投资价值也在缩水。目前,唯有那些具有稀缺性的房产,如学区房,才能保持房价的相对稳定。
观察2024年1-11月的数据,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平均值为5.1%,虽然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有多少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不容小觑。
改善型购房需求在2024年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比高达29%,这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投资学区房。然而,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学区房的需求未来是否会持续,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楼市的回暖与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并存,似乎显得有些矛盾。按理说,楼市回暖应当带动需求的增加,但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需求从何而来?
学区房作为楼市中的“硬通货”,其需求是否会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如果需求减少,那些高价购买学区房的人,是否会被套牢?
在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楼市虽然出现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了10个。但这种回暖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届毕业生的单位就业比例为55.5%,这意味着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
以北京的上地东里小区为例,房价从768万涨到了820万,涨幅虽不到10%,但确实有所上升。石家庄的四十中学板块和富强板块的房价也有所上涨,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学区房。据调查,2024年改善型购房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到29%,位居首位,学区房购房需求相对活跃。
房价的波动,实际上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密切相关。过去,房价总是涨多跌少,给人一种房价永远上涨的错觉。但现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结束,房价也将进入一个平稳期,有涨有跌。这一点从10年期国债利率的变化中可以看出,2024年12月20日,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较前期有所下降。
楼市回暖与大学生就业,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两码事。不要轻信那些专家的误导,楼市回暖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不再是过去的刚需市场,人少房多,投资属性下降,只有那些稀缺的房产,如学区房,才能保持房价稳定。因此,我们不应寄望于楼市回暖带来就业机会,而是要依靠自身努力,提升竞争力,这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楼市回暖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人口结构才是影响楼市的关键。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只有稀缺性的房产,如学区房,才能保持房价的相对稳定。房价的波动,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关,未来房价将进入一个平稳期,有涨有跌。
在此,我们邀请大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分享您对楼市和就业问题的见解与经验。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