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如何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客观的评价呢?我的观点是,我们应当保持冷静,认识到房地产市场仍在经历着调整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既关注到当前需求的不足,也要洞察到未来发展的潜力。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过度悲观,因为一切都在遵循着其固有的规律。
当前,最为不稳定的因素,莫过于我们自身的心态。许多人尚未从过去房地产高速增长时代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而有些人则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值得我们深思。从国家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度来看,逐步向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必须强调,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尚未达到可以宣称复苏的阶段。然而,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些提振市场信心的因素,那么最近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尽管这些迹象可能微不足道,甚至只是局部的反应。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只能综合各大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
若要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从市场供给与需求、市场预期以及政策落实等几个方面来观察市场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从供求关系来看,过去五年供大于求的常态正在被扭转。在供给端,房企拿地意愿有所回升。据中指数据显示,1月份拿地金额前100名的房企拿地金额约为856亿元,同比增长44.8%。这种变化并非偶然,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22个城市陆续“取消土地限价”,带动了重点城市及区域土地热度的上升,开发商的拿地意愿也随之恢复。虽然这些迹象表明市场有向好的趋势,但还不能轻易断言市场已经回暖。
在需求端,近半数的意向购房者对楼市信心增强。根据58的数据,超过八成的意向人群在春节期间选择了看房和购房,其中37.1%的人群在春节期间有明确的购房意向。在这些意向购房者中,超过七成的人群希望在2年内购房。令人惊讶的是,57.3%的意向购房者认为房屋价格相对合理,并且可以接受。这表明,尽管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购房者的信心正在逐渐增强。
此外,易居《2023年全国百城库存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百城新房住宅供应面积为29112万平方米,成交面积为31652万平方米,供求比为1:1.1。这意味着,过去五年(2018-2022年)的“供大于求”常态正在扭转,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其次,从市场预期来看,1月份重点14城的二手房成交量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诸葛数据显示,2024年1月重点14城二手住宅成交量为95440套,环比上涨1.98%,同比上升62.39%。尽管环比增长微弱,但这可以被视为市场向好的一个信号。
最后,从政策落实来看,各地积极响应调控自主权。最近住建部表态,将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房地产政策。这意味着各地将根据自身情况更自主地调整政策,各地将展开新一轮楼市松绑潮。
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于房企还是购房者,政策的支持最终都将惠及购房者。特别是在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方面,这是真正的支持。只有让利给购房者,他们才有可能增强信心并有能力参与市场。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共同期待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