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处于调整期,关于何时能够摆脱低谷,无人敢妄下断言。然而,近期官方的言论似乎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带来了一丝信心。
11月30日的消息显示,据一财报道,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发布的报告《中国房地产观察:楼市或将在2024年逐步缓慢恢复》中提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行业即将触底的消息无疑是利好。
这一喜讯令人振奋,毕竟人们已经期待已久。尽管我们深知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自身造成的,但它的关联行业众多,涉及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影响着无数人的就业。
尽管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持续下滑,政策利好也不断出台,但市场下行的局面似乎无法阻挡。这对于市场的信心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让购房者陷入纠结,不知是否应该购房。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还被央行行长引用,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绪和价格都开始呈现正常化趋势,预计房地产市场即将触底。这无疑是对楼市判断的一次间接表态。此前官方的表态都十分谨慎,最多只是稳定市场情绪,但如今这种具有导向性的“触底”一词,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回顾这一波房地产市场行情,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实,市场也开始显现出一些积极的发展迹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房地产市场新房销售下降趋势有所收窄,二手房市场热度有所上升。
尤其是近期系列金融政策支持房企的推进,或许意味着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大幅上涨,我们仍需保持理性。
前些天,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徐高表示,近两年,房地产供给已经显著收缩,当前地产在建面积较2021年下降约一半。他认为,要尽快恢复开发商融资,恢复开发商投资意愿,让他们加紧修房子,否则在不远的未来,房价上涨压力恐怕会非常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房价即将大涨。在建面积的确下降了一半,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一方面。房价的涨跌还需考虑需求。供求关系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而需求则是其中的核心。
我们需要从标普报告中汲取信心,为大家鼓舞士气,提振信心。但我们也要明白,标普的报告还指出,中国楼市复苏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决策者首先采取措施恢复一线城市的健康稳定。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销售表现将继续分化。
标普在10月份也提到过类似观点,因此我们无需过于担忧。预计2024年商品房销售额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楼市将开始漫长的L型复苏过程。
标普的报告并未像一些炒作者那样乐观,如果未来房地产走势是L型复苏,既不会大幅上涨,也不会显著下跌,总体维持稳定,那么也算是一个给房地产修复及实现转型的好机会。
大量积压的存量需要慢慢消化,这个过程预计需要较长时间,然后才能逐步达到新的平衡。开发商的信心确实能从这个报告中获得一些安慰,但购房者的信心依然需要更长时间慢慢恢复。因为他们需要的是经济逐步恢复,对未来收入预期有明显改善。
高盛预测明年将有强劲的收入增长,制造业或进一步复苏。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则认为,预计明年销售面积和房地产投资会再下降5%左右,跌幅都会比今年小。因此,房地产下行对GDP增长的拖累程度也会降低。
由此可见,市场确实在出现向好的迹象,但远未达到房地产要飞速反弹的地步。所谓的触底,不过是大家信心恢复的一种信号,对购房者决策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房地产市场终究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你非要说未来前景可期,我能给你找出无数个理由。但我们必须清楚,房地产大时代已经过去,对于买房者而言,你必须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那些忽悠你房价要大涨赶紧买房或者房地产已经完了千万不要买房的言论,都是不靠谱的。
从宏观角度看,市场确实势必要好转,即使短期内难以实现,稳楼市的决心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是刚需和改善购房者,真的可以考虑,毕竟从买房成本来看,是比较合适的。
从微观角度看,购房者还需考虑自身情况。哪有什么抄底?又有谁能真正抄底?抄底意识可以有,但不能只抱着抄底的心态买房。抄底是个点,但现实中基本上能把握住区间就很不错了。先不说触底的周期有多长,购房者有充足的时间选房。这个年头,不能只看大势,更要细心研究开发商的经营状况以及房子的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