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欢呼声,仿佛节日的钟声,对于开发商而言,这无疑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表白。自从新一轮的政策如春风般吹拂而来,房地产市场仿佛在一夜之间,换上了全新的面貌。9月1日的夜晚,北京与上海的开发商们纷纷挂出了“72小时不打烊”的横幅,那份热情,那份期待,无疑都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这一波楼市的利好消息,确实是真真切切的。预约量的攀升、带看量的增加,乃至定金的增多,都成为了现实,尽管或许并没有某些人宣传的那么夸张。我们既不能完全不信,也不能全然相信。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线城市政策的调整,而一线城市的购房需求,向来不曾缺席。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翘首以盼政策的风向,尤其是那些准备换房的人群。在新政出台之后,最为活跃的莫过于那些重新获得首套购房资格的人群,他们的改善需求,显然比刚需更为强烈。
这样的现象,也带来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换房挂牌量的上涨,而刚需是否能够跟上这个节奏,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新政的实施,似乎带来了一种惯性,一些开发商似乎认为市场回暖,便开始试探性地提高价格,甚至有开发商宣布夜以继日地调整价格,并释放出将收回折扣的信号。我不禁要问,这些高调宣布涨价的开发商,究竟是想要提振市场信心,还是意图误导其他开发商?
据我所知,相比于涨价,更为明智的开发商更愿意利用这次新政的东风,加速去化。或许,这只是他们为了给购房者营造一丝紧张气氛的策略罢了。购房者真的会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吗?
我曾多次劝诫开发商不要盲目跟风涨价。首先,你们并没有足够的底气。其次,你们的盲目乐观,可能会让房地产政策的制定者产生误判,从而影响新政策的出台。
众所周知,房地产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的出台,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观察市场的反应。只要不是过于拖后腿,就不会轻易出手,尤其是对一线城市来说。因此,请千万不要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一次错误的决定,可能会让你乐极生悲。
在你考虑涨价的时候,不妨先看看市场上的挂牌量,再做出决定。
据央视财经报道,一家门店负责人透露,他们公司上海市内的二手房挂牌量,一夜之间就增加了1000多套。
据证券日报9月3日报道,一家中介门店的店员称:“部分房东在中心城区不再下调挂牌价格,甚至有打算提升挂牌价格,公司上海所有门店的二手房市场挂牌量,一天内就增加了2400套。”
澎湃新闻9月5日报道,一位中介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区的二手房挂牌房源已经激增到155016套。从政策出台开始,北京地区增加了4000多套房源,很多房源甚至还未完全展示,就这几天,几乎每个小区都有新增房源,一些较大的小区甚至增加了10多套。
可见,二手房挂牌量的确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似乎也与当前的政策调整保持了同步。很多人不禁猜想,这是否意味着抛售现象的兴起。房主们真的在借这个机会集体逃离楼市吗?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抛售,但肯定是有一些的。鉴于近年来炒房现象的减少,不排除有些人是为了抛售,但大多数人或许只是跟风。
据我了解,很多人挂牌的原因,是因为最近的政策利好,他们只是想看看行情,试探市场。大多数有房的人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卖房,除了少数急于换钱的。因此,很多挂牌只是跟风行为。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真的打算卖掉手中的房子,再买一套,即“卖一买一”。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策,将手中的房子变成首套房资格,再利用好新政策购买一套,节省首付和房贷,希望充分利用这次机会。
与之前相比,此次挂牌量的增加,更多是由于换房需求的增加,也是促使二手房新增挂牌量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原因。这部分人卖掉二手房后所得资金,仍然会回到市场。如果政策能够再加码,让交易更加顺畅,那么“卖一买一”的计划就会更加高效。活跃二手房市场,提高房子的流通性,可以有效激发楼市的活力。
挂牌量的增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接下来挂牌量去化的效果是否会明显。挂牌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楼市的冷暖,还是要看成交量和成交价格。
现在时间还短,我们还无法判断后续购房者的跟进情况。二手房挂牌量的上升,无疑是一个信号,但无疑还是一个库存量上升、成交不佳的情况。然而,楼市正处于一个变动期,如果成交量也有所起色,那么挂牌量的增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楼市转好的一个过程。
未来,挂牌量还将持续增加。关键在于刚需的进场情况,这些置换、改善型客户手中的刚需盘,能否顺利传递到刚需手中。只有刚需入场,市场才能活跃,这样置换、改善型客户也才能继续买房。
归根结底,楼市政策利好于改善购房者,这是好事。他们的换房积极性提高了。但关键还在于,是否有更好的政策来惠及刚需购房者。只有经济逐步恢复,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增强,刚需才有信心入市,他们的入市才能解救改善人群。这是一个循环系统,只有兼顾了各方利益,才能行稳致远。刚需虽然不是市场中最勇敢的领头羊,但他们作为终端消费者,能够决定市场的冷暖。他们买不起,你们卖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