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楼市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2024年12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齐创新高,这一现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具体来看,数据令人惊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显示,12月北京二手住房网签成交量突破2.1万套,创下近21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高达66%。广州二手住宅市场同样活跃,网签量超过1.1万套,环比增长0.67%,同比增长17.33%,轻松刷新2024年成交量新高。深圳一手住宅网签数量达到6769套,同比大幅上升165%,为近47个月来的第二高水平;二手住宅过户数量更是突破8000套大关,创下近51个月的新高。上海二手房成交29711套,创47个月以来新高,整个2024年二手房累计成交超24万套,达到上海近3年新高。如此辉煌的成绩,无疑为楼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这波楼市热潮中,刚需与改善型购房者成为了主力军。刚需购房者多为首次置业,他们更关注价格亲民、户型紧凑实用的房源。以北京为例,总价300-400万元的小户型备受青睐,如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的二手房,凭借相对较低的总价、便利的交通以及周边逐步完善的生活配套,吸引了大量年轻上班族。据链家数据显示,近期此类房源的带看量和成交量环比增长均超30%。上海外环外诸如嘉定、松江等区域的刚需新房,开盘去化率颇高,不少项目开盘当日即售出超50%房源。
改善型购房者则更注重居住品质提升,倾向于大面积、高品质住宅。深圳南山、福田的改善型楼盘,12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销量显著增长,部分高端楼盘成交均价超15万元/平方米,客户多为企业中高管、高净值人群,他们对小区环境、物业服务、周边配套有更高要求,优质学位配套更是加分项。广州珠江新城、琶洲等板块的大平层项目,凭借绝佳江景、高端商业配套,吸引众多改善型客户,成交周期较以往缩短约20%,不少业主卖掉旧宅置换新房,追求更舒适居住体验。
楼市的火热并非“雨露均沾”,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分化态势。核心城区凭借优质资源,房价依然坚挺,抗跌性强。北京东西城的学区房,尽管总价高企,但因对口优质学校,学位稀缺,价格一直稳中有升,部分热门学区房单价超20万元/平方米,成交活跃度不减。上海静安、黄浦等核心区,高端二手房市场持续走俏,周边商业繁华、医疗资源顶尖,吸引高收入人群扎根,房价长期保持高位稳定。
城郊结合部及新兴区域则展现出较大发展潜力,成为投资与刚需外溢的热门选择。随着城市规划推进,交通、配套逐步完善,这些区域房价相对较低,增值空间可观。如北京通州副中心,多条地铁线路开通,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带动区域房价稳步上扬,部分新盘较开盘价已上涨15%左右,吸引大量中心城区外溢刚需及投资客关注。广州增城、南沙等地,产业导入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人口流入增多,楼市成交量持续攀升,房价也随之温和上涨,为购房者提供更多性价比之选。
面对当下楼市形势,购房者究竟该如何抉择呢?刚需购房者首先要合理评估自身资金状况,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在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背景下,制定详细预算,明确每月还款能力。选房时,优先考虑交通便利性,临近地铁或公交站点为佳,减少通勤成本;关注周边配套规划,如有无新建学校、医院、商场等,保障未来生活品质。购房时机上,可多关注新盘首开或尾盘促销,新盘首开往往价格优惠、户型选择多,尾盘则可能有较大价格折扣,同时密切留意政策动态,适时出手。
改善型购房者需精准定位需求,明确换房核心诉求,是为扩大居住面积、改善居住环境还是追求更好学区。资金筹备方面,除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外,可考虑卖掉现有房产置换,但要注意合理安排换房时间节点,避免资金断档。选房注重小区品质,考察物业服务质量、小区绿化率、容积率等指标,实地查看房屋采光、通风、户型布局等细节。鉴于改善型需求多为自住,更要关注居住舒适度与长期价值,不必过度追涨,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优质房源。
展望未来,一线城市楼市将在多种因素交织下继续前行。政策层面,“房住不炒”定位不会动摇,政府将依据市场供需动态微调政策,保持调控精准性与灵活性,既防房价大起大落,又保障合理住房需求。经济持续发展为楼市提供支撑,一线城市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升级,吸纳人才、提升收入,夯实购房根基。人口流动虽有新态势,但一线城市魅力不减,对高端人才、年轻群体吸引力仍强,人口红利持续释放。
不过,市场也面临挑战。房地产税试点等长效机制推进,增加持有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土地供应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分流购房需求,平抑房价。总体而言,未来一线城市楼市有望平稳发展,房价温和波动。购房者应紧跟政策、洞察市场,依自身需求与经济实力理性抉择,实现居者有其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