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演变,政策如同市场的风向标,时而诞生,时而消逝。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固步自封,唯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与时代同步前进,共同谱写进步的篇章。
每隔一段时日,关于废除期房预售制度和调整公摊面积的问题便会掀起一番热议,最终往往不了了之。尤其在每年的这个时节,此类话题的讨论尤为激烈。
3月9日,一则“女子购74平米房仅得40平米”的新闻再次引发公众关注,继“建议取消买房公摊面积”的热议之后,这一话题再次登上热搜榜。
这两个议题之所以总能引发广泛关注,实则与我们普通民众的购房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房价的讨论。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指出,房地产领域最亟需改变的两大问题是:一是取消公摊面积,因为其中存在着诸多猫腻,水过于浑浊;二是预售制度。
确实如此,百姓们辛苦攒钱,终于买下一套房子,却往往发现100平米的房子到手可能只有70平米,甚至更少。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一切往往发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由于预售制度的存在,购房者无法直观感受房子的情况。预售意味着开发商在房子还未建成时便已收钱,购房者或许只是在开发商刚开始挖坑时就要开始还房贷,这种模式似乎对购房者极为不公平。
我认为,我们并不能完全否认期房预售制,也不能说其绝对不公平。最初,这一制度是为了解决开发商资金短缺和购房者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出台的,起初实施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行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和问题,使得人们对期房预售制产生了反感。近期,经济日报发表的《大力推动商品房现房销售》一文,再次将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话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反映了国家对期房预售制度的态度,“实行多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面临较大改革空间,现房销售或将成为大势所趋。”尽管目前尚无明确消息表明期房预售制将在短时间内被取消,但这一制度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势不可挡。
关于期房预售的讨论尚未平息,紧接着,关于公摊面积的话题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尽管住建部澄清,公摊面积自3月1日起增加的说法是误读,但“住建部新规公摊面积不增反减”的文章依然广泛传播。这一问题的源头在于一部民用规范。从今年3月1日起,住建部发布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将正式实施。
该规范规定,建筑面积应按每个自然楼层(地)面处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围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因此,很多人解读出,外墙面积将计入公摊面积。
尽管有人反复强调,这并不代表公摊面积的增加,因为公摊面积并非按照这个民用规范来计算,同时住建部也澄清,这个标准是建筑规范,不是测绘规范。也就是说,这是两回事。
但这一规定依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原因很简单,不论人们是否看了澄清,他们依然沉浸在原有的理解中。实际上,他们并不关心这些标准,他们只想摆脱公摊面积的困扰。
即便是虚晃一枪,老百姓对公摊面积的热议依然占据着新闻头条。因此,误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于公摊面积的改革是否真的取得了进展。
事实上,至今仍有不少开发商认为,如果突然取消公摊面积,他们心理上会感到不平衡,从而忽视小区公共设施和品质的打造。同时,一些专家也认为,取消公摊面积会导致开发商利润减少,进而可能提高房价。因此,一旦公摊面积被废除,全国房价有可能再次上涨。
虽然我并不清楚大家的看法,但如果他们不这么说,我反而还好。他们越是这么说,公摊面积取消的紧迫性就越是明显。这说明,公摊面积的问题确实触及了他们的痛点。尽管至今未见实质性的进展。
然而,此前的一些央媒对公摊面积提出了不少质疑。经济日报指出,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积怨已久,主要不在于公摊面积的大小,而在于公摊面积的不透明成了一笔糊涂账。当务之急是,堵住当前公摊面积带来的漏洞。
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内部版》也建议取消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就像老百姓开盲盒,撞运气。新华社随后也转发了这篇文章,认为取消公摊面积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大量矛盾和纠纷,并探索使用套内面积替代建筑面积计价。
我记得大约在2018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发文指责“公摊面积”损害了百姓利益,房地产开发商的抵触情绪最为强烈。
还有专家表示,取消公摊面积房价也降不下来。我想说,房价是否下降是另一回事,但希望让老百姓消费得明明白白,不再是一笔糊涂账,这个答案应该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