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政策接连出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回暖的趋势,但距离全面回暖的目标仍有相当长的距离。因此,我们只能深思熟虑,不断尝试各种方法。
原本,棚改货币化政策似乎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然而,最近却又感觉它再次回到了人们的关注焦点。
曾经,棚改货币化被视为支撑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关键因素。在2018年,这一政策达到了顶峰。当时,国家明确提出了要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对于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政策。
当时,很多人对此做出了判断,认为三四线城市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挑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
于是,作为去库存、改善民居工程的重要推手,棚改货币化政策再次被重新启用。
棚改货币化是指政府对城市老旧、危险、不适宜居住的房屋进行拆除改造后,以房票或者现金的形式对房屋产权人进行补偿。然后,老百姓就可以通过这些补偿款在市场上购买新房。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棚改货币化政策会增加购房者的购房需求,进而推动房价上涨,对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棚改货币化再次被视为拯救房地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4月中旬,江西南昌公布了中心城区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政策,自5月11日起实施;4月18日,南京主城六区也开始施行房票安置措施。
截至4月26日,2022年以来,全国已有厦门、贵阳、无锡等近30个省市(县)的二三四线城市推行房票安置政策。
全国各地出台的这些政策被市场视为棚改货币化的重启。众所周知,上一轮楼市上行周期正是借力了这一东风。据数据显示,高峰期拉动全国21.5%的住房销售,致使城市周期性轮动。
因此,基于过去的经验或教训,很多人认为当前的系列政策也将对楼市形成强力的推动作用。至少对去库存是一个积极的作用,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有一定帮助。
然而,市场好的时候,棚改货币化助长了房价上涨之风,但不能把过去的房价上涨都归结为棚改货币化政策。棚改货币化有利于增加住房需求,促进楼市回暖。房价上涨根本上还是供求关系的问题。
无论如何,棚改货币化过去的确创造了楼市神话,但如今人们却在无限放大这种功能,它到底能不能成为拯救楼市的良方呢?
在我看来,如今不仅仅是房地产时过境迁,大环境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方也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与过去相比,现在兑付补偿款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如果对棚改货币化政策预期过高,恐怕就要让你失望了。
受各种影响,老百姓还有多大的胆量和动力用房票去买房呢?可能更愿意换成真金白银落袋为安。或许只是某些中介把棚改货币化政策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向外界释放楼市又要大涨的信号罢了。
从市场角度看,房价上涨到一定高度它也有瓶颈。据了解,2008年棚改启动至2014年,那时候整体开展节奏相对平缓,货币化安置比例处在低位。但是到了2015-2018年,货币化安置比例与棚改规模双双走高,年均实际开工总量超600万套。2019年至今,棚改货币化政策逐步退出,实际开工量一路走低。
如今供应量充足,而且价格已是上轮周期的多倍,但需求已经大不如过往。同时,房地产市场信用和信心问题阻碍着市场前行,各种实际能力及心态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恐怕对市场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我认为,各种方法都已经尝试过了,不妨再试一试,肯定会有所作用。至于能起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