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种僵持不前的状态。房源难售,有意购房者却因经济压力而望而却步,而那些有能力购买的人则在犹豫不决,担心市场进一步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普遍秉持“买涨不买跌”的怪异心理,越是房价下跌,就越是不敢下手购买。然而,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神话,实际上,房价的下跌并不是无解之谜,如果一味地等待房价下跌而拒绝购买,成交量的增长也不会随之而来。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房价的适度下跌或许并非坏事。从宏观层面讲,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有助于行业的转型升级;从微观层面讲,对购房者来说,这样的调整无疑是利好。这一点,并非我个人的观点,而是国家官方所强调的。
根据4月18日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今年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达到了9296亿元和9383万平方米,平均成交价格为9907元/平方米。与2023年4月的顶峰价格12469元/平方米相比,每平方米下降了2562元,跌幅高达21%。
在这其中,有57个城市的新房价格指数环比2月份有所下跌,而11个城市则环比上涨。1月份和2月份,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分别是9个和11个。由此可见,楼市依然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与我们的直观感受相吻合。
然而,与上个月媒体报道的数据相比,这个月的房价似乎有所回升。3月18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全国房价比峰顶下降23%,50城连降3个月,南京、广州和武汉跌幅靠前》。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建住宅平均成交价格,与2023年4月份的顶峰相比,下降了22.6%。
参照物都是去年4月份的数据,因此今年3月份的下降21%相对于2月份的下降23%有所回升,且从图表中也能看出房价出现逆转的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将持续上涨,还需关注后续政策的持续情况。此外,这只是一个全国平均房价的数据,对个体而言参考价值有限。未来,全国房价将呈现分化态势。
从市场反馈来看,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整体都面临着价格下跌的局面,其中二手房价格下跌幅度更大。这或许是因为二手房价格的下跌才导致了成交量的上涨,即以价换量,这也反映了真实的市场情况。
实际上,大家也都清楚,市场下行压力越大,后续的利好政策就会越有力度。稳定是永恒的主题。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完善各地楼市政策,出台利好措施。
由此可见,政策效果是显著的,虽然不能立刻见效,但也不能说毫无效果。如果没有效果,市场可能会变得更糟。目前,市场已经慢慢恢复,政策有滞后性,市场反应出的成交回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各项指标仍在下滑,但降幅已有所收窄。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都在持续增加,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出现回暖态势。4月18日,北京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一季度,北京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3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0.3万平方米,增长8.8%。
一线城市的恢复有望带动全国楼市的信心。各地都在加快“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旨在促进交易活跃和效率,让卖不掉的房子能够尽快脱手,让置换购房者能尽快买到新房。
如果利好政策继续释放,特别是如果一线城市能加大力度,预计二季度市场恢复的信号将更为明显。从目前来看,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但距离真正的回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仍在持续。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冷静,让市场自行调整。
如果放弃对楼市短期回暖的幻想,从长远来看,除了城镇化率还有继续增长的潜力外,更重要的是改善购房者的需求将呈滚雪球式不断放大。然而,目前楼市僵局尚未完全打破。
总体来说,对于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而言,房价是否触底是一个区间问题,并非每个人都能准确捕捉到那个点。对于一些人来说,房价相对较低,是购房的好时机,但绝对不能盲目跟风。现在购房不能只看时机,更要考虑是否真的是好时机。总之,购房需要更加专业和理性的思考,稍有不慎,可能会后悔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