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我们的居所已足够宽敞?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依旧在人们之间引发热议,实乃一种悲哀。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得出一个权威的结论。唯有国家曾发布过有关人均住房面积的相关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
不久前,在2023年的某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陈淮教授——中国社科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现任中国社科院大学城乡建设经济系教授——再度就住房问题进行了探讨。
陈淮教授指出,媒体宣称我国房屋建造数量庞大,众多独生子女家庭,加上双方父母及祖父母,可能拥有七套以上住房,以至于供过于求。这种说法,如同赵本山小品中范伟所提出的“智商脑筋急转弯”问题,令不少人为之困惑。
“从多数人居住乡村到多数人居住城市,这一历史进程我们还远未完成。我国城镇住房中,有一半以上将在未来10至20年内被拆除重建。那些拥有住房的百姓,也正从满足基本需求的0到1阶段,向改善需求的1到2阶段过渡。如果多数人从乡村向城市迁移的趋势持续,那么房地产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陈淮教授如此分析。
陈淮教授还强调,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国家不断富强,我国的房屋建设将更加迅速、高效。
对于陈淮教授的观点,我们需保持冷静,深入分析其合理性。他抨击媒体关于“房子够住”的说法,认为其依据不足,即未来独生子女家庭是否真的会有7套以上住房,尚无确切证据。陈淮教授也称这种说法为“垃圾信息”,是传说。
然而,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而是,那些建造出的房屋究竟流向了何方?
据官方数据公布,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为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111.18平方米。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36.52平方米。无论是30平方米还是40平方米,若人们真的拥有这样的居住条件,无疑是一种福祉。
然而,问题在于,人们对于“平均”这一概念往往产生误解。听起来41平方米似乎不少,但许多百姓却感觉这与自己无关。因为在“平均”的背后,似乎每个人都是居住在豪宅中。
我认为,统计数据本身并非存在问题,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国家把握宏观全局,据此制定大政方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我们也了解到,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存在差距,因此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仍有较大空间。
基于此结论,我们认为未来房地产仍有发展潜力。尽管高速发展的辉煌时代已逝,但房地产市场在总量上应已满足需求。实际上,国家的政策也在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然而,尽管房子的总量可能已足够,但仍有大量民众未能拥有自己的住房。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揭示了分配机制的问题。
一位资深中介曾言:“我国民众已基本解决住房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住房分布不均。”
过去,尽管建造了大量房屋,但炒房者的存在使得这些房屋并未真正流向需要它们的人。而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下,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转变。
回到陈淮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未来房地产将继续在城镇化进程中获益,且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这些观点我均表示认同。但陈教授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房地产的发展阶段和周期。城镇化进程虽未触及天花板,但已接近高峰。或许,房子会永远建造,但这并不能证明房地产就永远是支柱产业。
房地产市场并非今日才遇到困难,或说并非因为经济困难而需政策稳定。我想说的是,房地产转型是必然趋势,尽管转型进程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延缓。回到过去高速发展的时代,已不可能。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已建和在建的房屋进行梳理,以解决当前部分地区住房过剩,部分地区住房紧缺的问题。如何把握这种平衡,关键在于落实好“人地挂钩”政策——对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加大供地力度。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我们需要摒弃过去的思想。
那么,现在是否是购房的好时机呢?这个问题,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