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繁华的上海,博山小区的每一栋老旧楼房都在经历着一场变革的洗礼。拆除脚手架的工人们,他们的动作间流露出对崭新生活的无限憧憬。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变革背后,这些改变究竟能否真正触及到每一位居民的实际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国众多城市中,老旧小区的改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住建部近期明确提出,要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这一机制包括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及保险制度的建立。首批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北京、西安等22座城市,政府公共账户的建立成为其核心内容。
自2022年起,“房屋养老金”这一概念在官方文件和会议中屡见不鲜。住建部多次公开表明,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目的并非增加居民的负担,而是为了确保房屋安全管理的资金来源稳定。
在博山小区,一个建于90年代的老旧小区,居民们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改造带来的好处。目前,5名工人正忙碌着拆除108号楼外围的脚手架,这是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负责的“美丽家园”修缮示范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自7月中旬启动,预计明年1月完成,涵盖公共楼道、部分路面修缮、公共绿化设施提升等多项工程。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北京、上海等地的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房屋养老金制度已开始发挥作用。据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通知》,今年纳入改造的央企老旧小区项目共有924个,涉及3007栋楼、1072万平方米。据记者统计,改造楼栋已超过5440栋。
改造内容不仅包括房屋抗震加固、外墙保温及门窗改造,还有屋面防水保温改造、楼道清洗粉刷,以及水、电、气、热、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更新。这些改造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资金来源的界定、监管和执行等问题成为关键。据了解,博山小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而居民维修基金的支出需由业委会投票决定。此外,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但使用率仅为10%左右,大量资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中铁建物业副总经理温婷指出,随着房屋的逐渐老化,维修需求日益增加,而维修资金的支取存在程序复杂、周期长等问题。现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和监管难度较大,需要多个主体签字,过程繁琐。
在此背景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推进显得尤为迫切。但如何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保障业主权益,成为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中物智库研究员宋子谦提出,除了完善使用机制外,还需要解决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实施前建成的房子如何覆盖、续筹机制如何完善以及资金收益率如何提高等问题。
随着房屋养老金制度的逐步推广,我们如何确保这一制度能够真正解决老旧小区的问题,而非仅仅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安慰?房屋养老金制度,能否成为解决老旧小区问题的灵丹妙药?
感谢您阅读本文,每一个点赞、评论和分享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所帮助,或者有任何建议,请务必告诉我,我期待与您的每一次互动!